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、西藏文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、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理事、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。中央电视台、四川电视台、西藏电视台、山东电视台为其拍摄专题片:《瀚墨戏韵》、《世纪丹青》、《巴蜀画坛》、《香巴拉并不遥远》。出版有:《朵尔基山水画研究》、《...
云·仙·洞云仙洞位于云仙寺内。1994年4月初修云仙寺大雄宝殿时,退休女干部王祈珍、丁思群等人在这里的洞穴中发觉了一些古人类遗物,当即交给了仁怀县文管所。后经贵州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和县文管所工作人员进行发掘清理,先后获得商周时期的锥、锤、尊、壶、杯等石器、陶器40多件(现保存于市文管所),经贵州考古研究所鉴定,均为不可多......
了解详情曾来德,1955年3月生,四川蓬溪人。曾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、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,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、五、六、七届理事。现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书记,中国国家画院院委、书法篆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,云南大学艺术学院书法学科带头人,北京大学、河北大学、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、研究生导师。国家一级美术师,...
《终南望余雪》(唐)祖咏终南阴岭秀,积雪浮云端。林表明霁色,城中增暮寒。赏析 祖咏年轻时去长安应考,文题是“终南望余雪“,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。祖咏看完后思付了一下,立刻写完了四句,他感到这四句已经表达完整,按照考官要求,写成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,有画蛇添足的感觉。当考官让他重写时,他又坚持了自己的......
了解详情1958年生于黑龙江林口县,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画家、研究员、硕士研究生导师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。
自20世纪90年代初,开始对新疆的自然山川、风物人情、丝绸古道进行深入探索研究。历经二十几年二十几次走进新疆,在文化与传承、艺术与创造中创立了“天山山水画”的独特风格,拓展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新领域。其作品追求悲壮之美、苍凉之美、雄强之美、阳刚之美。以大漠为纸、胡杨为笔,以炽热的红色激情,泼洒生...
了解详情1963年11月生,现为吉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,教授,通一研究生导师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,吉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,吉林省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长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,吉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。
黄宵先生曾说过“我的绘画,都是从生活中来的,生活是源泉、是根。任何艺术家都要靠自己的努力,不能靠天才,努力不能在房子里努力,离开生活就没有激情,画也慢慢变颜色”。绘高是心灵的产物,离开自己真切的情绪,再严谨的造型也难以打动观者。画家以师造化之心来...
了解详情彭治力(曾用名:彭自力),男,1963年10月1日出生,大学本科。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、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,贵州省文联党组成员、副主席,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。
观赏了治力用水墨表现的贵州山水,再加以解读,我觉得也是“不亦乐乎”之事。治力和我同在贵州省文联大楼供职多年,他在省美协,我在省文研室。由于我俩的办公室同一楼层且“门当户对”,时不时你来我往抬腿串门,聊聊彼此都感兴趣的艺术乃至社会等话题:间或....
了解详情1965年生于江苏镇江,长于北京,祖籍河北沧州。画家、书法家,兼擅人物、山水、花鸟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。自幼随父习书画,师从罗尔纯先生、高泉先生习造型、油画,后师从冯远先生、张立辰先生、杨晓阳先生习中国画及艺术创作。
他坚守在本土,不去远方。而且能够在风格,流派盛行的当代画坛坚持自己的写实表现风格:用现代人看取事物的观念和视角,用我们时代审美独有的方向性和理解力,去对应时代艺术潮流,去审视千年传统,去面对今天艺术的风云变幻。无论如何,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了...
了解详情关注官方微信号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20 茅台书画 备案号:陕ICP备2022014745号-1 技术支持:云浪科技